国产精选污视频在线观看,色综合a在线视频,国产吧在线视频,亚洲男女天堂

您的位置:首頁>創(chuàng)事記 >

東湖評論:加速布局,讓新能源汽車告別“充電難”

來源:荊楚網 ?(湖北日報網)  

7月3日,我國第2000萬輛新能源汽車在廣州正式下線。統(tǒng)計顯示,累計生產首個1000萬輛新能源汽車,中國耗時15年,而來到第二個1000萬輛,僅用時17個月。


(資料圖片)

近年來,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連續(xù)8年位居全球第一,這標志著中國新能源汽車在“產業(yè)化、市場化”的基礎上,正加速邁入“規(guī)?;⑷蚧钡母哔|量發(fā)展的新階段。

據中國汽車工業(yè)協(xié)會統(tǒng)計,今年前5個月,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00.5萬輛和294萬輛,同比分別增長45.1%和46.8%。新能源汽車新車滲透率(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)達到27.7%,新能源市場的內生動力不斷增強。

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“加持”下,新能源汽車銷量數據成績斐然,但總體來看,充電設施缺乏、出行充電難等問題仍然是當前抑制電動汽車消費的主要障礙。調查顯示,67.8%的中國顧客不愿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原因為充電設施配套不足,“里程焦慮”也開始成為新能源行業(yè)的最大瓶頸。

據統(tǒng)計,2012年,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與充電樁數量之比為1.7∶1,2017年,比值上升至7.8∶1,2022年,比值突破10:1,差距擴大趨勢明顯。

與此同時,現有的充電樁、充電站布局不合理現象也十分突出。由于充電設施的布局和規(guī)劃基本由當地工信、交通或電力部門主導,從而忽視了與城市、區(qū)域空間等要素的銜接與協(xié)調,缺乏與車輛應用、電網規(guī)劃、城市規(guī)劃相結合的充電設施布局,導致供電能力、服務能力不匹配以及與城市用地間的矛盾,不僅直接影響了車主們的充電“體驗”,更對未來大范圍、科學化布局充電設施帶來了不便。

數量與布局的雙重“限制”,進一步凸顯了“充電難”與日益增多的新能源汽車用戶之間的矛盾。不僅如此,受限于現有技術水平,新能源汽車的充電時間往往短則30分鐘,長則數個小時,這使得不少車主即便找到充電樁,也不得不排隊等待,浪費時間的同時,更降低了用戶對新能源汽車的好感。

伴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的一路凱歌,未來充電設施的建設缺口將持續(xù)擴大,對充電設施進行科學規(guī)劃并加速建設已迫在眉睫。只有盡快讓廣大車友們徹底告別“充電難”焦慮,方能推動中國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(yè)蓬勃發(fā)展,真正讓綠色出行融入每個人的日常生活。

稿源:荊楚網(湖北日報網)

作者:胡鵬(宜昌五峰)

責編:丁楚風

關鍵詞:

最新文章